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市场拓展至欧洲大陆,尤其是法国,如何合理规避双重征税与合规布局国际税务,成为出海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。
为了避免重复报税所造成的财务损失以及行政冗余,以及提高企业在法国的税务风险掌控率,本文将详细讲述法国针对双边征税以及避税区的相关注意点。
一、什么是“双边税收协定”?
双边税收协定明确了公司利润、股息、利息以及特许权使用费等主要收入类型的征税归属,合理划分了来源地国家与居民国家的税收管辖权限。
为了切实消除双重征税问题,协定还引入了税收抵免机制,允许在一国已缴纳的税额在另一国进行抵扣。此外,协定建立了双边信息交换机制,以提高税务透明度,防范逃税和滥用税收协定的行为。
法国目前与约120个国家签署了此类协定,中国,美国,德国,瑞士等主要贸易合作伙伴都参与到协定中来。
二、“双边税收协定”涉及到哪些方面?
在中法税收协定的框架下,不同类型的跨国收入在征税权归属上有明确规定。
首先,对于企业利润,一般原则是按照实际经营活动所在地征税;如果中国企业在法国设有常设机构,则法国有权就该机构产生的利润征税。
其次,关于跨境支付的股息、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,来源国可以征收一定比例的预提税,但中法协定通常会设定税率上限,避免税负过重。
对于涉及中法两地的个人跨国工作安排,则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税务居民身份、工作地、实际在境外停留天数以及薪资支付来源地等要素,以判断应在哪一国缴纳个人所得税。
三、什么是法国避税区
法国对“避税区”的官方术语是État ou territoire non coopératif (ETNC),即非合作国家与地区。这些是法国政府认为不配合自动信息交换或缺乏税务透明度的地区。法国财政部每年会更新一份名单。
最新版法国非合作国家和地区名单包括巴拿马、法属波利尼西亚、安奎拉等地区。
四、与避税区交易的影响
当法国公司与被列入“非合作国家和地区”(即避税区)的公司开展交易时,将面临更严格的税务监管。
首先,法国税务局会强化对相关交易的审计与信息申报要求,确保企业披露充分且真实的交易背景。
其次,原本适用于股息、利息和专利费等跨境支付的正常预提税率(通常为0%至15%)将被大幅提高至75%,显著增加企业的税收成本。同时,一些常见的税收优惠政策将不再适用,例如母子公司制度下的税收豁免、外国税额抵免等机制都将被取消。
更重要的是,法国的反避税条款将在此类交易中自动生效,企业必须能够证明该交易具备明确的商业目的,而非单纯出于税收筹划考虑,否则将面临税务调整和潜在的处罚。